8月4日14时30分,位于北京市方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二层的全科诊区只有几位候诊患者,多少显得有点“冷清”。实际上,全科诊室的自助叫号系统显示,5位当天值班的全科医生已经看了300多位患者,原来该社区已经实现了全预约,签约患者再也不用排队等待了。
当天,赵先生如约来到方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患有慢性病的他每个月都会到这里的全科门诊找李智莉医生就诊取药。赵先生需要常年服用降糖药,自从两年前与该中心的家庭医生服务团队签约并建立了健康档案,他一直坚持接受规范的健康管理。
就诊前,赵先生主动到全科诊室的健康自测区测量生命体征,健康数据自动传送至健康档案,李智莉在诊室可以同步查看到,为随后的诊疗提供依据。不仅如此,凡是在方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做过的检验检查,都可以直接导入健康档案,一目了然。
李智莉说,赵先生检验报告提示他血糖偏高,低密度脂蛋白偏低。询问后得知赵先生注射胰岛素的时间存在问题,李智莉让他调整了服用降脂药物的剂量,叮嘱赵先生3个月后复查血脂,并到团队护士那里做健康随访。
李智莉说,家庭医生团队提供的服务内容还包括一系列主动服务内容,如健康评估、随访、康复指导、中医药治未病服务、远程健康监测等,还可以为患者提供转诊服务。
70岁多岁的王大爷是社区转诊的受益者。两年前,老人因眩晕等症状被方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初筛后转诊至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内科,得到及时治疗。一周之后,出 院的王大爷回到社区,健康档案的记录也转归到社区,李智莉马上与王大爷取得联系,进行后续康复治疗和随访服务。
“家庭医生式服务在北京推行之初,很多社区居民并不理解,签约也是‘剃头挑子一头热’。”李智莉说,现在的家庭医生式签约服务模式以信息系统为支撑,探索 全科医生首诊制度,强调团队化的协同医疗服务,“其实全科医生并不是什么病都能看,而是提供连续性、协调性综合服务,以健康问题为核心,并准确对疾病做出 预判,对患者进行分流”。
现在,经过方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初筛需要转诊的疑难危重症患者,签约家庭医生将根据病情直接上转给北京天坛医院等大医院的专科医生,待诊疗结束后再转回社 区进行康复或跟踪治疗。李智莉认为,“双向转诊从过去的机构对机构,转变为医生对医生,这种对接方式让大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之间探索出一种稳定、密切 的合作关系,阶梯式的医疗诊治体系让不同层次的医疗资源各自有了用武之地”。
从2011年以来,国家层面和各地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签约服务试点,在团队组建、筹资、激励、考核等新机制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家庭医 生服务在上海市、北京市、浙江省杭州市、广东省广州市等地快速推进,签约率不断提升。上海市目前共有4000余名家庭医生签约居民1027万人,并在65 家试点社区启动“1+1+1”签约服务。广东省家庭医生试点县(市、区)超过70个,其中,广东省深圳市明确提出到2017年全市户籍人口的家庭医生服务 签约率达到50%以上,老年人及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等重点人群签约服务率在70%以上。
方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吴浩介绍,2015年方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门诊量达43万人次,65岁以上老年人基本完成签约,方庄地区已率先实现70%的签 约居民首诊在基层,该中心的患者满意度也大大提高。吴浩说:“让人人都享有值得信赖的家庭医生服务,是未来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目标,让人人拥有健康也是 ‘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