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简洁的办公室里,刚刚完成手术的韩老师向我们重温了20年前的那场手术。那是在1997年,于美国学成归国的韩老师带领他的团队成功地开展了一个意义非凡的手术——为21岁的肝硬化患者张某实施了肝脏移植手术。
“患者肝硬化合并多种并发症,情况危重,除了尝试移植,已没有更好的办法。作为整个手术团队的负责人,我更感到责任重大,内心也忐忑不安——害怕手术失败,害怕家属埋怨,更害怕一个年轻的生命就此陨落。直到手术的前一晚,我仍然反复地琢磨手术方案,查阅资料。”回忆当年的手术情景,韩老师仍是记忆犹新。
事实上,每一次的手术,即使难度相对较低,韩老师都会在心里反反复复的预演,斟酌每一个细节,权衡每一种可能。
“当与患者的父亲做术前沟通时,孩子的父亲只说了一句话:您放心手术,如果成功了,我又有了孩子,如果失败了,我便把他的器官捐给医院。一刹那,我泪流满面!”坐在我们面前的睿智沉稳的韩老师,谈及此,眼含泪花。
让韩老师颇为自豪和欣慰的是,10年后,换肝人的爱妻又为他喜添一个七斤半重的儿子。20年后的今天,张某成为了我国同种原位肝移植后生存时间最长、国内生存质量最好的肝移植患者之一。
至今时今日,年过古稀的韩老师依然奋战在手术台前,对技艺的追求和对病患的悲悯化作了柳叶刀上的绕指柔情,并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每一个追随者。
通过韩老师的讲述,我们领悟到,所谓匠心,便是一辈子只做一件事,并在此过程中成就最好的自己。对医者而言,这个“最好”的到达,是技术的极致,是灵魂的柔软;于患者而言,乃是一种对生命健康所求的圆满。
“外科固然很重要,但在肿瘤高发的当下,我更想破解这背后的原因,去帮助更多的肿瘤患者。”为此,年轻的郑老师放弃了成为优秀外科医生的梦想,转而致力于肝胆肿瘤炎癌转变的机制的研究。作为86年出生的新生力量,圈内的人更多关注的是郑老师以如此年轻的身份所获得的成就:筛选出4个候选基因(Gankyrin、NDRG2、p53及PTEN),并针对其中的3个基因进行转化治疗及耐药逆转研究,在为患者带来了福音的同时,获得了令国内外同行瞩目的诸多首创性成果。随之而来的是各种荣誉: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黑龙江省青年英才计划入选人才、 第二届中国肿瘤青年科学家……这一系列令人耀目的成绩背后是艰苦的付出。当同龄人还在为青春迷惘时,郑老师便一头扎进实验室,隔绝了外界的喧嚣纷扰,将自己的全部热情投放到医学研究的工作当中。因为年轻,郑老师的学生总是把他当做邻家兄长,但面对医学难题时他又是绝对的严苛。因为,每一个数据、每一个方法都关乎着无数病患的生命安危。他说,自己所做的一切只是想竭尽全力的帮助病患,驱除病痛!
希波克拉底曾言:知识、能力、爱和正直是医者承担最伟大也是最艰苦工作的坚实依靠。韩老师与郑老师,即便处于不同的时空节点,但自披上白袍的那一刻,他们就把医学当做一种信仰、一种使命。
中午,产科病房。吕老师刚刚完成一台剖宫产手术,就有下级医生向她报告一紧急情况。清晨刚入院的孕35周产妇内诊后阴道出血,胎心不稳,经检查发现该孕妇胎盘早剥,胎心110次/分,情况危急。孕妇家属一时联系不上,吕老师当机立断,准备剖宫产手术。手术前,孕妇的丈夫回到了病房,强烈指责是由于医生的内诊导致孕妇出血,并拒绝手术。孩子胎心已降到70次/分!面对情绪激动的家属,吕老师态度明确、口气坚决:“我们现在要组织手术抢救孩子,其他一切事宜等手术后再解释。请你不要在情况不明时耽误时间,我们要救你的孩子!”而后,吕老师一边组织协调一边奔向手术室。
10分钟后,孩子出生,母婴平安!吕老师来不及休息,马上与孩子的父亲沟通,解释出血的原因和马上手术的必要。孩子的父亲深鞠一躬,表达着他的歉意和谢意。
访谈中,吕老师表示,从临床指征上看,我国的很多产妇是不需要行剖宫产的。“无论如何,我都秉持一点:绝不做无指征的剖宫手术。”为此,她会反反复复地去和产妇及其家属沟通,哪怕要经受更多的委屈甚至指责。她说:我用我的全部去担当患者的福祉,哪怕她们并不理解!
内分泌病房的乔老师正带着医疗组例行查房。病房正对着的是心电室,门前等待检查的患者队伍缓步前移。突然,惊慌的呼救声打乱了人们正常的步调——有人突发心梗晕倒在地。正在问诊安抚患者的乔老师,闻声转身快步奔向那个晕倒的病人跟前,立即施救直到患者清醒。在乔老师的意识里,医生没有科室之分,患者没有你我之分。“作为医生,你会遇见各样的患者,他们因为病痛而来到你这里,身心的痛楚让他们难以常人的理性与情感与你相处,不免有过激的情绪或提出不合理的要求,甚至是误会、质疑。此时,你要知道,你是他们的医生,他们是需要帮助的人。你要去做患者的领路人,用你的专业技艺引领患者走出疾病的魔障,重归正途。”只有这样的胸怀,才可俯下身去,拥抱那个被病痛折磨而丢了自己的患者。
吕老师和乔老师同为女性。听过他们的故事,我感受到了她们柔软的内心所蕴藏的力量与果断。这种刚柔兼济的特质让她们在面对患者时,能以包容和豁达的心态去化解悲苦,抚慰心灵;在紧要的关头善于决断、勇于担当。
初识田老师,是在儿科病房。在一片嘈杂中,他只是专注地问诊、仔细地检查,那份宁静与沉稳让我久久难忘。他讲话的声调不高,但每一句话有理有据、掷地有声。他不会因患儿的哭闹不配合、家长的焦灼与质疑而乱掉自己的节奏,而是不急不缓地安抚哭闹的孩子。周围的家属似乎也受到了感染:不再恐慌、不再焦灼、不再语无伦次,而是静心地聆听田老师分析病情和讲解诊疗方案。前一个患者的道谢之声还在病房回荡时,田老师已拿起了被捂热的听诊器,来到了下一个孩子的身旁。阳光洒进病房,我看到了田老师额头上细密的汗珠。
田老师告诉我,他们班当年47名同学,而今,留下当儿科医生的只有3个,他是其中之一,并且是唯一的男儿科医生。我曾开玩笑地问他有没有想到过离开,他一贯平稳的语调竟出现了波澜:“怎么会!怎么舍得!这是我的事业,是我穷尽一生想要驻足的地方。当我看到病愈出院的孩子的笑脸,我便看到了希望。每每想到我能用自己的能力去守护祖国的未来,我会心潮澎湃。为此,一切都值得!”
因为承担全科医师的培训课程,我有幸遇见了一批来自基层的医务人员,他们或来自社区或来自乡镇。虽然近年国家加大了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扶持力度,但药品和设备不足,待遇低下,依然是大部分基层医生所面临的现状。尽管如此,他们依然扮演着当地老百姓健康守门人的角色。56岁的谢阿姨,已过了退休年龄,依然一个人守着一个社区,承担着整个社区全科医生的重担,风雨不误数十载,从青春到白头。她满含热泪地告诉我,感觉对不起家人和孩子,没有尽到一个母亲的本分,但她并不后悔,因为她的付出,让更多的家庭得到了爱和温暖。紧握着谢老师的手,注视着她满头的银发,我在思索,是何等强大的力量让他们抵御外界的诱惑与浮华,将全部的激情与热爱奉献给最需要他们的人?谢阿姨只用简单一句话给了我答案:因为是医生!
是啊,因为是医生,他们才可以不动如山、心如止水,在物欲横流的俗世中以一片冰心去诠释医学的希望、信仰和爱!